绕道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可转债 新三板公司缘何舍近求远
2019年01月25日 06:27
作者:阮晓琴
来源:上海证券报
2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债正成为新三板公司融资的新渠道。新年伊始,已有航泰股份、天晟股份、宏岳塑胶等5家新三板公司披露拟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进行可转债融资。记者粗略统计,截至2019年1月23日,已有24家新三板公司通过或拟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债。

  不过,新三板公司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债尚未搭建完善的制度框架。全国股转公司曾提示,由于不同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同等原因,跨市场发行可转债存在一定的转股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认购。

  缘何转道发债?

  新三板公司转道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债最近有点热。航泰股份最近披露,拟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发行500万元定向私募可转债,票面利率10%。此前几天,宏岳塑胶和天晟股份宣布将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分别发行5000万元和8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提出区域性股权市场可以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2017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此后,区域性股权市场为新三板公司发行可转债日渐增多。记者统计发现,迄今共有凌志股份、惠联电子、德泓国际等24家新三板公司披露通过各大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债的公告,拟融资额总计为9.6亿元,其中7家的利率超过10%。目前,11家公司已经发行成功,2家发行终止,其余尚在发行中。

  这些新三板企业为何选择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进行可转债融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可转债发行的手续、流程相对简便;产品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约定,融资成本比较适中,担保措施也相对灵活。

  部分区域性股权市场较强的撮合能力也促使新三板公司在此融资。2018年,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为惠联电子、强耐新材和五行时代3家企业提供了可转债融资服务。其中,惠联电子和强耐新材分别实现了8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融资。

  凌志股份去年通过内蒙古股交中心发行了5000万元私募可转换债券。凌志股份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内蒙古地方政府对区域性股权市场比较支持,发债融资很快,此次可转债融资一个月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跨市场交易存转股风险

  不过,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区域性股权市场和新三板市场有不同的监管规定和不同的投资者门槛,跨市场交易时需要注意规避风险。

  以投资者门槛为例,按照相关规定,区域性股权市场合格投资者是依法设立且具备一定条件的法人机构、合伙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资产不低于50万元的自然人。但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对机构和自然人的金融资产要求是不低于500万元。

  有的区域性股权市场表示,对于基金、资管产品等金融机构管理的投资性计划豁免向上穿透。但对于新三板公司而言,由于IPO要求对“三类股东”的信息披露要向上穿透,如这类投资者转股会带来一定隐患。

  全国股转公司曾表示,新三板公司在区域股权市场发行私募可转债涉及跨市场监管,需要妥善解决跨市场间证券发行、信息披露,以及因市场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要求差异可能带来的难以转股等问题。

  就上述问题,记者询问凌志股份。凌志股份人士称,中介机构通过区域股权市场融资时,已经注意到投资者是否符合新三板相关规定等问题,并已经做好了衔接。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有的可转债方案按照符合新三板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对发行对象进行了约定。部分跨市场可转债发行方案对于无法转股的情况也做了安排,如惠联电子约定,未能转股的债券持有人将按照票面利率获得本金与利息。

  资料显示,目前进入转股程序的发债公司为信友咨询和凌志股份。两家公司均没有转股现象。

  为保障投资者权益、防范监管套利,全国股转公司已明确相关监管要求。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责任编辑:DF39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
清除
提交评论
郑重声明: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 最热 最早
加载更多
查看全部评论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