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连: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08月30日查看PDF原文
板、模具、试 产、量产、注册咨询服务等;这一系列的业务能够帮助医疗设备整机厂商有效减少医用传感器、线缆 组件、测量模块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比如美的连优势的血氧类产品,对于具有脉搏血氧饱和度测 量功能的医疗设备客户,公司可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包括脉搏血氧传感器、线缆组件、测试模块、 整机设计、委托生产、血氧精度评价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产品注册上市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等。
    由于医用传感器与线缆模具种类多、研制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对生产经营企业的要求很 高,美的连具备完善的人员配置和供应链组织架构,包括自有的研发中心、模具车间、医用线缆押出 车间和连接器生产车间等。多年沉淀的丰富传感器与线缆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经验,能够极大地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同时,针对医疗器械配件品种多、批量少的特点,公司导入精益生产模式,以柔性生产 快速响应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2、 经营计划

    公司积极将响应国家相关医疗器械政策,研发和生产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丰富产品结构, 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同时加强研发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促进研发 成果成功转换和落地,确保公司在行业前沿产品及高端医疗参数方面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为客户提 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业务层面,公司将继续坚持和发展目前的商业模式,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优化生产流程与工

 艺、继续拓宽销售渠道。
(二) 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的定义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 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主 要是通过物理等方式实现。临床应用包括疾病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 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 持;妊娠控制。

    医疗器械涵盖医学、生物材料、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产业,学科跨度大,技 术复杂程度高,品种门类繁多。按照产品特性,医疗器械可分为以下几类:医疗设备、家用设备、体 外诊断、医用耗材。

    公司主营产品生命体征传感器及线缆组件,主要作为监护仪、心电图机、脑电图仪、麻醉机、呼 吸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超声仪、理疗仪、内窥镜、脉搏血氧 仪、电子血压计等医疗设备及家用设备的配件与耗材使用。

    生命体征传感器是指采集生物体内各种生理信息,并将其加工为与之有确定函数关系的电信息的 变换装置。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传感器能够帮助获取准确的人体信息,是很多医疗 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生命体征传感器主要应用于下列人体信息的测量:生物电、体温、血压、流量、流速、速 度、加速度、肌力、振动、弹性、可塑性、氧和氧分压、二氧化碳及其分压、钾、纳、钙、葡萄糖等。
    2、行业发展趋势

    国内的医疗器械的发展将趋于带量采购、国产替代、医疗新基建、国产出海与投资推动五大方向:
    (1)带量采购整体进行提速,未来创新器械具有更高议价空间。

    根据《2022 年全球医疗行业展望》,2022 年我国启动了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
 工作,并将范围扩大至 36 个城市。此外,各省份也在积极开展省级或参加省际联盟耗材集采。集采政 策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会导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另 一方面也会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效率。对于创新型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集采政 策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为创新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议价能力,能够在集采中获得更多 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面对集采的浪潮,完善的产品线布局、系统性产品的创新以及快速迭代的能 力能帮助医疗器械企业构建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未来是医疗器械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2)多重因素推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未来国产替代仍为行业主旋律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本土企业数量较多,但整体呈现规模较小且分散的局面,且相对偏向低 值产品领域,在医用设备、高值耗材等领域跨国企业市场份额仍然较高。

    从政策角度看,全国以及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 支持。例如,《关于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

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材料电子化工作的通知》等。从技术升级角度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高端、精准、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更为旺盛。这些因素都为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3)财政贴息与专项债支持医疗新基建发展,助力医疗器械市场快速扩容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医疗新基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弥补医疗资源供给侧的结构性短板问题。三级医院扩容、基层医院提质等医疗新基建立项数量显著高于往年。2022 年 9 月,《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正式出台,带来超 2000 亿资金支持,有效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与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此外,2022 年国务院批准发行 1.35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中包括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院建设等领域的专项债券。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推动医疗新基建的快速落地,为医疗器械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增量。

  (4)新兴市场机遇带来国产出海热潮,本土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随着近年疫情的发展,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逐步被全球市场接受与认可。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2022 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到 4785 亿元,同比增长 7.5%。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近一倍的显著增长。主要原因是 2020 年海外国家产能不足导致采购需求达到顶峰,拉高了出口数据。2023年随着疫情的解封,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加速放量。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22 年,医用耗材仍然是所有医疗器械中出口规模最大的品类,达到 2681.8 亿元,占医疗器械总出口额的 60.4%。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机遇主要来自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新兴市场需求。

  (1)政策支持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发展。例如,《关于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医疗器械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材料电子化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电子化申报材料的范围、要求和流程,简化了申报手续,提高了审评效率。《关于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为各级医疗机构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提供了财政支持,扩大了市场需求。这些政策都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技术创新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例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器械具有了更高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和效

 率,降低成本和风险,还可以拓展医疗器械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3)消费升级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消费者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舒适性、便 捷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低端、低质、低价的产品,而是更加倾向于选择高端、高质、高价 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医疗器械的功能和用途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不仅仅是用于治疗和护理, 而是更加关注预防和健康管理。

    (4)新兴市场需求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除了中国本土市场之外,全球其他地区 的医疗器械市场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 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较大,但又无法承担高昂的 价格。这些地区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因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和技术优势,可以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政府和 企业也在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交流,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进入这些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当然,另一方面,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包括集采压力、国际竞争、供应链风险和品牌认 知等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 能力通过差异化竞争取胜,同时,不断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品 牌建设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声誉、增强用户信任和忠诚度。总之,在面临诸多挑战之下,企业需多角度 着手构建自身独特且牢固的护城河,确保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长期稳步发展。
(三) 与创新属性相关的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认定              □国家级 √省(市)级

 “单项冠军”认定              □国家级 □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是

 详细情况                      1、公司于 2021 年申请深圳市级“专精特新”认定,现已经龙华区
                              工业信息化局审查通过;

                              2、公司 2021 年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通过,发证日期 2021
                              年 12 月 23 日,有效期三年;

                              3、“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一年一次,公司历年均按规定及时
                              办理并通过。

二、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盈利能力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
                                                                                  例%

 营业收入                                        81,430,627.84    71,494,843.49    13.90%

 毛利率%                                              56.02%          54.38%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885,856.22    22,730,563.97    9.48%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23,295,504.71    21,742,759.64    7.14%
 利润

 加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