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纶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04月26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金额的确定方法

公司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包括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
合同履约成本,即公司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该成本增加了公司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合同取得成本,即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该资产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增量成本,是指公司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等),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明确由客户承担的除外。
(2)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摊销
公司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合同取得成本摊销期限未超过一年的,本公司将其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
公司在确定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减值损失时,首先对按照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与合同有关的其他资产确定减值损失;然后根据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司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以及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这两项差额的,超出部分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以前期间减值的因素之后发生变化,使得前述差额高于该资产账面价值的,转回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不应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4)列报
公司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存货”项目中列示,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列示。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

            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中列
            示,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在“其他非流动资产”
            项目中列示。

(十六) 长期股权投资

      1、  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
            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本公司与其他合营方一
            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被投资单位
            为本公司的合营企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
            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
            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本公司联营企业。

      2、  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以
            及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
            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在合
            并日根据合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
            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
            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
            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股本溢价,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
            减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
            的初始投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
            制的,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
            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
            初始投资成本。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

            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
            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
            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
            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
            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公司按照享有被投
            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当期投资收益。

            (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
            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
            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
            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在
            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因其他投资方对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公司持股比例下降
            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剩余股权能够
            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
            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
            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
            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的股权是因追加投资等原因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
            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按比例结转;处置后
            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
            他所有者权益全部结转。

(十七)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
            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  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
            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
            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则选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各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和年折旧率如下:

                    类别        折旧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        (%)

              机器设备                5            5            19

              电子设备及家具          5            5            19

              运输设备                6            5          15.83

(十八) 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
            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
            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
            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
            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
            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
            经开始。

      2、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资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
            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
            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部分项目分别完工且可单独使用时,

            该部分资产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可
            对外销售的,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