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智能: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06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笃安先生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  实际控制人为卿笃安先
                                            动人                  生,一致行动人为陈光
                                                                    旭及安聚源、安泰源、
                                                                    安华源

行业(挂牌公司管理  制造业(C)-仪器仪表制造业(C40)-专用仪器仪表制造(C402)-环境监测专用仪器
型行业分类)      仪表制造(C4021)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  气体探测器、便携式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控制器、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仪、
目                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监测设备及控制系统、传感器、工业物联网等的研
                  究、开发、生产、销售;维保外包服务项目;软件技术的技术开发与销售。

挂牌情况

股票交易场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证券简称          诺安智能                证券代码              838878

挂牌时间          2016 年 8 月 24 日          分层情况              创新层

普通股股票交易方  集合竞价交易            普通股总股本(股)    53,802,000

式

主办券商(报告期  长江承销保荐            报告期内主办券商是否  否

内)                                        发生变化

主办券商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 1198 号 28 层

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姓名    王亚利                  联系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
                                                                    凤凰社区侨凯路 459 号
                                                                    C1 栋 1301、1401、1501、
                                                                    1601

电话              0755-26826466            电子邮箱              wyl@nuoan.com

传真              0755-26826366

公司办公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凤凰  邮政编码              518107

                  社区侨凯路 459 号 C1 栋

                  1301、1401、1501、1601

公司网址          www.nuoan.com

指定信息披露平台  www.neeq.com.cn
注册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08499062W

注册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凤凰社区侨凯路 459 号 C1 栋 1301、1401、1501、
                  1601

注册资本(元)    53,802,000.00              注册情况报告期内是否  是

                                            变更


  报告期内,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4 股(其中以股票发行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每 10 股转增 4 股,不需要纳税;以其他资本公积每 10 股转增 0 股,需要纳税),本次权益分派权益登
记日为 2024 年 5 月 20 日,除权除息日为 2024 年 5 月 21 日。分红前公司总股本为 38,430,000 股,分红
后总股本增至 53,802,000 股。详细内容见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定信息披露平台(www.neeq.com.cn)披露的《深圳市诺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编号:2024-013)。


                    第二节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一、  业务概要
(一) 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1、商业模式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业务涵盖“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业(C3983)”、“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4021)”。公司始终立足于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检测分析领域,是研发、生产、销售气体传感器、气体探测器、气体分析仪器的专业厂家。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智能光电气体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是现行 10 项国家标准、2 项地方标准、2 项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

  公司产品和服务分为气体传感器、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控制器及监控系统、气体分析及预处理系统、火焰探测器、防爆声光报警器、工业 HSE 物联网等系列。公司主要产品取得了国家防爆电气设备认证、消防产品认证、计量器具型式批准(CPA)、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认证、国际电工委员会防爆认证(IEC-Ex)、欧盟电磁兼容性认证(CE-EMC)等认证证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电力、环保、燃气、装备制造和救护救援等行业。

  盈利模式: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采用自主品牌经营模式,具有独立自主的经营能力以及独立完整的经营体系。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紫外光离子、红外、激光气体传感及检测分析技术,开发设计和生产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气体传感器、气体探测器、气体分析仪,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精益化管理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精准营销和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重点面向国内大型用户,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气体探测器、气体传感器及组件、气体报警控制器及监控系统、气体检测分析及预处理装置(系统)、防爆声光报警器等获得的销售收入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研发模式:公司采用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公司设研发部和实验室,研发以产品线为纽带,按专业划分的研发组和按项目划分的项目组结合起来进行矩阵式管理。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点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及产品迭代研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重点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采购模式:公司采用以产定购和保证安全库存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重点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采购质量可控,渠道畅通。

  生产模式:公司根据订单兼顾合理库存量,采取自主生产与委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自主加工传感器、传感器组件模块等核心部件,委外加工 PCB、防爆壳体等非核心部件。公司重点把握零部件加工、半成品装配,产品总装、单板整机测试、老化检验、联机调运等关键工序。公司实施精益化生产管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组织生产。

  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国内主要面向终端客户,以区域、行业销售为基础完善组织管理布局,通过专业销售团队收集与分析市场需求和竞品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客情维护,达成销售和回款目标。国际主要面向东南亚、中东和独联体等海外重点客户及对应的贸易商,加快产品国际认证,为实现国际市场的突破打下坚实基础。公司在持续为客户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采用完善的客诉处理机制,持续收集客户意见或建议,公司内部多部门联合分析、及时反馈,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粘度。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没有重大变化。


    2、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多管齐下抓经营,一是加大科研投入,不断优化主导产品,重点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持续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全力稳固和提升现有优势行业市场,积极开发新领域、新行业市场;三是强化与战略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实施框架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拓宽供应渠道,规避供应链受阻风险;四是抓生产,重质量,保交付,降本增效;五是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经营方面: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58,829,118.98 元,较去年同期 49,397,114.71 元增长
9,432,004.27 元。实现净利润 8,075,888.77 元,较去年同期 3,216,852.57 元增长 4,859,036.20 元。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 222,352,945.84 元,净资产 158,391,326.64 元。

  研发方面:公司以国产替代为目标,持续在 PID 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激光气体传感器、MEMS 传感器、智能气体传感器、激光拉曼气体分析仪等方面进行研发投入,持续对特殊有毒气体的检测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和更新迭代。报告期内,公司分别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2
项、1 项、1 项,申请商标 10 项,分别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6 项、4 项、2
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 2 项,获得境内商标 8 项。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
利授权 29 项、有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60 项、有效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1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65 项、作
品著作权登记 2 项、商标 63 项。

  营销方面:公司实施积极的销售政策。全力维护石化行业的重点老客户,积极开发新行业、新客户,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力度,其中石油化工行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39%,新产品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148.27%。

  生产方面:加强生产计划与调度,保障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扩大了生产场地,更新了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订单交付。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监控生产过程质量,确保产品出厂质量。重视供应链管理,与关键器件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供货协议,避免生产中断和库存过高。积极推行生产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能和竞争力。
  管理方面:公司根据发展需要,优化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明确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加强制度和流程建设,公司运行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重视信息化建设,各大信息系统为适应业务需要及时升级;继续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二) 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探测器、气体分析仪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气体传感器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行业代码:C3983),气体探测器和气体分析仪属于“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代码:C4021),均为《中国制造 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关键核心和技术基础,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气体传感器是传感器的重要门类之一,在工业节能、安全生产、环境监测等传统领域已大量使用,在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医疗、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兴领域已大量应用。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鼓励性政策的推动下,气体传感器行业处于持续上升的发展阶段,技术和产品向“高精度、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信息化”快速发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