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同期 变动比例% 金额 占营业收入 金额 占营业收 的比重% 入的比重% 营业收入 93,489,477.91 - 100,952,855.30 - -7.39% 营业成本 73,156,719.04 78.25% 77,421,415.99 76.69% -5.51% 毛利率 21.75% - 23.31% - - 销售费用 871,703.89 0.93% 775,555.62 0.77% 12.40% 管理费用 4,415,372.11 4.72% 4,950,044.98 4.90% -10.80% 研发费用 3,452,910.79 3.69% 2,858,101.85 2.83% 20.81% 财务费用 290,765.61 0.31% 821,798.77 0.81% -64.62% 信用减值损失 47,546.48 0.05% -880,176.21 -0.87% 105.40% 资产减值损失 0.00 0.00% 437,294.28 0.43% -100.00% 其他收益 541,415.11 0.58% 125,275.60 0.12% 332.18% 资产处置收益 4,921.88 0.01% 2,394.01 0.00% 105.59% 营业利润 11,417,482.46 12.21% 13,227,509.26 13.10% -13.68% 营业外收入 0.00 0.00% 0.58 0.00% -100.00% 营业外支出 71,500.00 0.08% 48,517.50 0.05% 47.37% 净利润 10,580,149.52 11.32% 11,937,069.26 11.82% -11.3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5,849,736.09 - -21,068,881.65 - 127.76% 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5,114,700.86 - -1,665,082.85 - -207.17% 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12,622,875.02 - 29,375,444.53 - -142.97% 额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849,736.09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7.7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21,305,662.27 元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减少 5,135,127.26 元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14,700.86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07.1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 3,519,441.03 元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22,875.02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2.9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到关联方借款合计较上年同期减少 15,694,681.71 元所致。 四、 投资状况分析 (一) 主要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名称 公司 主要业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类型 务 保定市艾 子公 塑料制 11,500,000 102,343,759.25 56,177,238.30 33,492,114.49 1,764,902.71 彼塑业制 司 品、模 造有限公 具研 司 发、生 产、销 售 主要参股公司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企业社会责任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重大风险事项名称 重大风险事项简要描述 汽车模具行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公司在汽车模 具行业深耕细作多年,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积累了一批 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但由于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高度相 关,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宏观环境的走 势,公司易受市场环境变化、汽车行业政策法规调整等影响。如 受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影响的风险 未来汽车市场发生行业性波动,将直接影响汽车模具行业的发 展,进而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将抓住宏观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机会, 不断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同时,公司计划 通过加强高端汽车模具的研发,增加不同种类的产品,拓展市 场空间,以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应对宏观风险 的能力,减少下游行业波动导致的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股本总额 9,600 万股,其中实 际控制人何建军、牟云飞夫妇持有 91,770,960 股,占公司股本 总额的 95.5948%。此外,何建军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在公司决 策、日常经营管理上可施予重大影响。虽然公司已制订了完善 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是,仍存在 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公司进行不当控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已经建立了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按 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 照《公司法》的要求制订了《关联交易决策与控制制度》、《对 外投资管理制度》、《对外担保管理制度》、《规范与关联方 资金往来管理制度》等,明确了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设置了 关联股东和董事的回避表决条款,同时在《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中也做了相应的制 度安排。公司将严格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规范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保护 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 内部控制风险 股份公司成立后,公司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治理结构、三会议 事规则及具体业务制度,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优化,内部控制 制度得到完善。但是,由于股份公司成立至今运营时间较短,公 司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规范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股份公司治 理机制尚需逐步理解、熟悉,此外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在实际经营 活动中经过充分的检验,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在生 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完善。 应对措施:公司股东、管理层将认真学习《公司法》、《公 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及其他各项内控制度。继续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践行公司各项治理制度,在股东大会、董 事会、监事会决策过程中严格执行关联方回避制度,同时提高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使公司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