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培育 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 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 平。”公司顺应目标纲要,积极创新研发智能产品和更新智能制 1、政策风险 造环境,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产 品的智能化,从而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水准,完成技术创新。 2021 年 3 月 2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双千兆” 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工信部通信〔2021〕 34 号】的通知中提到“到 2023 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 4 亿户家庭的能力,10G-PON 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 1000 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突破 3000 万户;5G 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 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实现“双百”目标:建成 100 个千兆城市, 打造 100 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的通知,标志着智 能终端、智能网关、视频交互的政策利好正在来临,有助于公 司产品在未来几年内的持续创新和业务发展。 2022 年 1 月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品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发福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公司近年来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智能生产技术为实体产业不断赋能,目前公司已初步完成智能车间的建设,并在未来将不断深入技术改造和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向工业 4.0 迈进。 2024 年 6 月 14 举行的 2024 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 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近年来工信部开展了加大技术攻关、增强解决方案供给、加强引领示范以及提升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智能制造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技术和主线,既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支持以及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大力引导之下,互联网电视业务已经成为我国视听传输的重要渠道之一,互联网电视服务及智能网络终端行业正进入稳步、健康的发展阶段。同时,公司也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不断巩固市场,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需求推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定制化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稳步发展。 除以上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政策外,国务院、工信厅、广电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计划(2021-2023)》等,都很大程度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和市场目标,让我们在顺应时代潮流中不断完成产品的更新迭代,抓住行业机遇,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行业及其上下游相关行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促进行业的健康长期发展。这些政策给公司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存在对政策依赖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从多渠道了解国家政策,把握行业动向,让政策红利及时反应到公司运营中,保证公司在维持基本盘的稳定和不断发展的同时紧跟国家政策,近年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三网融合、物联网等重点领域进行深耕,在新能源配套、航空航天和军工应用等重点领域进行探索开拓。针对政策风险,公司根据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调整产品研发方向和不同产品的产能投入,强化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坚持实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降低政策方向偏移和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其次,公司着力开发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品类,使公司产品不局限于某单一应用领域,降低某一下游行业的景气度波动给公司带来经营压力的风险;另外,公司保持底线思维,现阶段坚持跟随型战略,从机制上有效管控风险。 在智能终端方面:近年来 IPTV、OTT 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普 及,用户的终端体验更加多元化,产品技术的更迭频率较高, 终端 IP 化、智能化、互联化趋势明显。随着通信信息技术不断 升级和推进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公司如何紧跟行业步伐、不 断进行技术迭代满足客户需求,存在一定风险。以美国为代表 的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产品的芯片供应存在一定风 险。 在智能网关领域:国内各运营商和国外运营商在逐步扩展 服务带宽,主流产品已经由 EPON 光网络终端升级为 GPON 光 网络终端,10GPON 光网络终端已经在逐步部署。为此,需要 公司对产品和制造产线进行升级,以满足产业发展方向。 在视联网大带宽高清视讯方面:我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产 品,服务的领域长期稳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需求的提升,产 品由高清向超高清演进,由单路向多路演进,由单一功能向多 功能集成化演进。公司在现有成熟的技术条件下进行再开发和 技术升级突破有较大把握,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有一定 风险。 在新能源、5G 物联网方面:近年来,新能源和 5G 物联网 喷涌发展,各大厂家和科研院所对技术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发 展,与这些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相比,公司硬件的研发能力较 强,但软件研发积累较少,总体上易受到技术挤兑,导致新技 2、技术升级风险 术受到限制,为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航空航天和军工应用方面:公司近年来逐渐打入航空航天 和军工领域,总体技术对接较好,但也发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 品技术差别较大,部分对接具有一定难度,军用产品的定制化 要求和精细要求高,需要投入更加专业的、具有相应产品经验 的研发团队进行开发,对公司的研发配套方面带来一定的挑 战。 PLC-IOT 智能家居:公司近年来推广新的技术产品,产品电 力网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物联网系统的运行,如果技术升级过 程中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或中断。为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在升级前对网络架构进行充分评估和优化,确保新系统能 够适应电力网络的特性。同时,加强网络监控和维护,及时发 现并解决网络故障,保障物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应对措施:从业 17 年来,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有较深的 技术沉淀及开发经验,对市场需求有较深的了解,对终端产品 的研发升级及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都有完善的方案,有较强的 抗风险能力。在研发机构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将研发部 门重新规划分组,目前共有 77 人,按照不同研发方向分为八 个小组,分别为:硬件开发组、智能终端组、数通终端组、IT 信息化组、物联开发组、OP 组、物料验证组,使技术开发更加 具有针对性,可以为不同的客户、应用场景和刚性需求来进行 技术改造和创新工作,保证为客户提供具有更高的差异化、定 制化的专业产品。 1、在智能终端方面:①公司的主导产品已经实现了 IP 化和智能化,下一步的技术升级主要在客户差异化定制需求方面,公司具备良好的技术积累和成熟团队,技术升级风险小。②针对芯片风险,公司采用了储备技术方案,突破上游壁垒,报告期内不断优化研发推出的国产芯片和国外芯片互为备份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