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众智能: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15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并行出产,保证了未来再次面对供应链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2、在智能网关领域:公司在 2023 年对 10GPON 产品进行
产品升级,在运营商开展的测试中进展顺利;在 2023 年对10GPON 产品进行了工艺制程优化,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工艺水平、节约制造成本,2024 年公司持续开发 XGPON 产品。后期的技术升级工作主要存在不同运营商产品形态差异的定制化开发方面,公司具备技术积累和成熟团队,技术升级风险小;生产制造的技术升级工作在于进一步扩产,进一步技术升级的风险小。

  3、在视联网大带宽高清视讯方面:产品由高清向超高清演进,由单路向多路演进,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化演进,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有一定风险。公司利用好现有成熟的技术积累,利用和管控好已有的技术团队,再开发和技术升级突破有较大把握;利用好公司内部资源,与公司智能终端、智能网关方面的技术团队进行合作;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提升技术升级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升级风险。

  4、在新能源、5G 物联网、航空航天和军用应用方面:①紧跟发展风向,推出不同技术方案。对于新入领域,公司与省内外业内专家深入沟通,加深技术了解的同时了解产品需求,相继推出了充电桩控制模块、PLC-IOT 数据传输技术、低空无人机远程接收系统和视频传输末端解码升级。为公司下一步市场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②加强“产、学、研”体系建设,打造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创新实验室。近年来,公司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为公司研发体系建设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公司也为院校科研机构提供实时市场信息,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技术的应用型和适应性。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与院校的科研合作,保证产品的更新迭代和技术创新的先进性。在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整合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建立了“物联网产业链创新智造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技术升级优势,在技术升级风险方面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
  5、航空航天和军工应用方面:采用跟随型和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与具备相关资源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降低风险;设立专项,建立专业团队进行对接开发;学习成熟经验,完善技术开发流程和管理方式,管控风险。

  6、PLC-IOT 智能家居方面:通过充分调研和规划、加强数据安全措施、优化网络架构、降低成本风险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 PLC-IoT 技术升级的风险,推动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更迭频率
                                  高,除了对行业政策和行业走向的准确分析判断,技术人才的
                                  稳定和优质的人员流入成为了产品不出现技术偏离的核心要
                                  素。同时产品的集成度、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团队的及
                                  时能力、协作能力有更高要求。相对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是公
                                  司一切比较优势的基础和来源,一旦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
                                  情况,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了健全员工岗位晋升制度,对有能力、
                                  工作主动积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公司及时予以提拔,充分发
                                  挥员工的创作积极性和工作潜能内部培养机制:公司制定了详
                                  细的培训计划,通过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升员工的
3、技术核心团队人才流失风险      工作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良好
                                  的福利待遇,积极建立有竞争力的工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
                                  进一步完善优化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

                                      公司目前具备一支长期协作、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研发团
                                  队,研发中心采用项目组制度管理。各项目核心技术人员稳定,
                                  随着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继续提升,对技术人才的向心力会进
                                  一步增强。公司技术核心团队人才流失风险较小。

                                      同时为补强公司研发能力,规避团队核心人员流失,保证
                                  研发的持续创新性和稳定性,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体系
                                  建设,与西工大共同建立了“物联网产业链创新智造中心”,依
                                  托西工大的高端研发创新水平,来继续扩大公司智能制造优
                                  势,完成对产品的创新赋能和技术更新迭代,保证研发机制的
                                  完整性和独立性。

                                      报告期内,公司与销售占比较大的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的良
                                  好合作关系,业务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优质大客户能
                                  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盈利,但在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相对
                                  有限的情况下,也导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若该主要客户因
                                  自身经营业务变化或者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对
                                  公司的订单量大幅下降,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短期的大
                                  幅下跌或较大波动,从而对公司持续的运营能力带来不利影
                                  响。

                                      应对措施:近年来公司在智能网关、智能终端和视频交互
4、大客户依赖风险                业务板块与各大客户建立了长久、稳定的合作机制。公司在新
                                  的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公司不断开拓新客户,增加新客户的数量及销售额,进而
                                  降低对单一客户的销售比例。公司寻找技术迁移或业务协同的
                                  新赛道,即依托企业现有技术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另外,公司
                                  适时开辟新业务线条,并避免掉进竞争红海。

                                      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技术研讨会和市场交
                                  流会议,在探索技术突破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客户群体,公
                                  司已签订订单领域包括“低空无人机控制传输模块、新能源充
                                  电桩控制面板、全屋智能 IOT 全场景设计安装、小区可视化管
                                  理系统建设”等项目,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形成千万级规模。公司


                                  自 2018 年起通过自研和外购相结合开始着重打造智能车间,
                                  截至目前信息化建设和工厂数字化已实现很大突破,公司在现
                                  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遇,参与到不同领域
                                  的市场中不断突破,解决客户单一风险。公司积极开拓新的蓝
                                  海市场,在智能终端领域、军工领域、航空航天领域、5G 领
                                  域、新能源领域等发挥企业活力,刺激企业生长,完成向蓝海
                                  市场的转型。公司将在现有客户基础上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研发新型服务;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市场,培育市
                                  场知名度,以改变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局面,提高抗风险能
                                  力。

                                      公司报告期的流动比率分别为 0.29,资产负债率为
                                  73.80%。公司流动比率较低,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主要由于
                                  公司自建工业园占用的关联方(同一实际控制人)资金较多,
                                  2018 年开始持续投资生产中心产线设备占用资金较多。

                                      应对措施:①公司负债中有 35.11%是同一实际控制人的
5、短期偿债风险                  关联公司陕西极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借款,陕西极众电子科
                                  技有限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良好,短期内无大额资金回收需求,
                                  所以公司实际的短期偿债风险较低。②关联公司承诺本公司
                                  可以延期或推迟付款,且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③增加回款
                                  周期短的受托加工业务量。④积极推进引进外部投资者的工
                                  作,补充营运资金。

                                      股份公司成立后,公司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