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市场占 21.6%,日本市场占 16.6%。该时期,世界体育用品的销售额约为 1,550亿美元,运动器材占其中的 38.3%。 21 世纪以来,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蓬勃发展。2015 年至 2019 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 达到 16.5%,成为世界体育用品行业的重要市场之一。 麦肯锡(McKinsey)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发布第四份年度体育用品行业报告《2024 全 球体育用品行业报告:行动起来》。报告反映了体育用品企业的两个主要任务:适应具有挑战性和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商业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体育活动水平。报告指出,2023 年,世界仍不太平,体育用品行业继续面临挑战。经济下行,持续的通货膨胀,地区间冲突,削弱了消费者信心。由于预期的消费者需求未能实现,企业继续面临库存过剩的考验。但同时,全球体育用品行业再次展示了韧性,全年营收增长率为 6%,而 2022 年为 2%。报告展示了行业领导者重新燃起的乐观情绪,反映了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消费者新偏好所带来的机会。报告还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更易参与、要求更少、更具社交性的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参与和表现同等重要。在经历了最近一段时间的供需失衡之后,企业正转向综合业务的规划和分析,以帮助他们度过更加动荡的时期。与此同时,体育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创新提供了潜力。 2.中国体育产业及体育用品业发展概况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制 造国家,产品种类繁多,相关产品畅销全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体育赛事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体育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体育用品的消费也在迅速扩张。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增速和波动幅度不仅高于整体宏观经济,也高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高增长”与“高波动”并存正是一个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朝阳产业通常所具有的特征,“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增速的不稳定意味着该产业尚处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高质量发展主题的持续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化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人民群众将更加注重品质化的体育生活,体育 需求和消费日趋多元化,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产业体系现代化、业态融合化、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体育产业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如果说 2023 年被称为中国体育的“复苏之年”,那么 2024 年无疑是体育产业的“爆发之年”。 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 2024 年体育工作作出部署:1 要加大体育改革力度;2 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3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体育消费步入发展快车道,预计 2025 年我国体育消费规模将增长至 2.8 万亿元,规模接近翻一番。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产业比较优势,进而成为体育用品制造大国和“世界工厂”。 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而言,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蓝海,积极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与仪器,升级企业生产链条,加大产品的科技力量投入,实现智能化升级的转型,从而创造出更个性化的产品及更长远的品牌价值。 (三) 与创新属性相关的认定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专精特新”认定 □国家级√省(市)级 “单项冠军”认定 □国家级□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是 详细情况 1、2023 年 5 月 9 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福建省工 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 2023 年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第一 批)的通知》(闽工信函中小〔2023〕213 号),认定浙江康莱宝体 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康莱宝 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康莱宝”)为 2023 年福建省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一批),有效期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 2、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 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 号) 有关规定,认定公司子公司福建康莱宝为福建省 2021 年第二批高新 技术企业,发证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15 日,证书编码 GR202135002309,有效期三年。 二、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盈利能力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营业收入 82,516,235.68 70,151,652.13 17.63% 毛利率% 32.05% 31.71%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8,777,661.01 5,564,914.19 57.73% 净利润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9,059,848.68 6,837,040.28 32.51% 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 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 6.28% 4.61% 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 率%(依归属于挂牌公司 6.48% 5.66% 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后的净利润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 0.14 0.09 55.56% 偿债能力 本期期末 上年期末 增减比例% 资产总计 263,333,389.68 228,914,994.64 15.04% 负债总计 117,160,610.41 91,495,480.66 28.05%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144,103,036.99 135,335,654.59 6.48% 净资产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2.35 2.21 6.33% 每股净资产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39.44% 35.67% - 资产负债率%(合并) 44.49% 39.97% - 流动比率 1.02 1.21 - 利息保障倍数 13.11 29.86 - 营运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9,820,442.63 3,509,070.65 179.86% 量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2.90 2.65 - 存货周转率 1.29 1.37 - 成长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总资产增长率% 15.04% -0.29% - 营业收入增长率% 17.63% -22.38% - 净利润增长率% 64.64% -46.31% - 三、 财务状况分析 (一) 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单位:元 本期期末 上年期末 项目 金额 占总资产的 金额 占总资产的 变动比例% 比重% 比重% 货币资金 26,942,727.99 10.23% 23,466,343.58 10.25% 14.81% 应收票据 3,990,734.00 1.52% 2,204,250.00 0.96% 81.05% 应收账款 26,942,628.03 10.23% 30,018,439.25 13.11% -10.25% 预付账款 3,317,305.78 1.26% 4,369,421.80 1.91% -24.08% 其他应收款 2,703,390.33 1.03% 1,552,578.86 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