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行业情况 目前我国红丹制造业并未成立专门的行业协会,产业实现市场化竞争,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公司所处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铅锭供应商,下游是蓄电池制造商,90%以上的红丹应用于铅酸蓄电池领域,产品需求与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息息相关。公司专业从事电子级红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红丹生产工艺方面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供应能力,已与业内多家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良好,客户基础牢固,产品都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同。在同行业中,公司具有明显的技术实力和客户资源优势,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列。公司 2023 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 21.36%,排名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47.55%。公司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向国内各个企业发货运输方面占有天然优势,同时位于国家级的循环利用工业园里,上游供应商也就在园区,减少了运输成本,近年来,国内红丹产业在发展、推广和市场监管等重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逐渐完善,为行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的逐步落地,业务创新更加明确,行业格局优化,系统复杂度显著提高,使得行业龙头的优势更加明显,中心化趋势有望加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红丹行业的未来前景更加广阔。目前我们公司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装备,产品品质等方面国内国际都领先一步,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与创新属性相关的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认定 √国家级 √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是 详细情况 2015 年根据《安徽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经信 中小企函【2014】162 号)的规定,我公司具备专精特新条件,申 报并通过认定成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皖经信中小发展【2015】 212 号);2023 年 7 月,公司获批由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自 2012 年起,我公司已连续四届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GR202134000576),最新认定时间为 2021 年 9 月,有效期三年。 二、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盈利能力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营业收入 247,929,344.66 263,659,792.03 -5.97% 毛利率% 7.88% 6.80%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12,688,172.07 5,554,872.59 128.42% 净利润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7,219,173.55 5,419,040.14 33.2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12.84% 6.32% - 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7.3% 6.16% - 率%(依归属于挂牌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后的净利润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 0.57 0.33 72.73% 偿债能力 本期期末 上年期末 增减比例% 资产总计 149,123,430.15 139,619,301.47 6.81% 负债总计 43,928,256.87 47,112,300.26 -6.76%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105,195,173.28 92,507,001.21 13.72% 净资产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 4.76 4.19 13.60% 每股净资产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29.46% 33.74% - 资产负债率%(合并) 29.46% 33.74% - 流动比率 2.73 2.31 - 利息保障倍数 60.98 31.79 - 营运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9,218,920.69 17,227,848.55 -46.49% 量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9.68 8.77 - 存货周转率 4.88 5.05 - 成长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总资产增长率% 6.81% 2.06% - 营业收入增长率% -5.97% 3.51% - 净利润增长率% 128.42% -15.92% - 三、 财务状况分析 (一) 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单位:元 本期期末 上年期末 项目 金额 占总资产的 金额 占总资产的 变动比例% 比重% 比重% 货币资金 21,998,789.11 14.75% 8,251,579.63 5.91% 166.60%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19,206,800.20 12.88% 27,252,682.44 19.52% -29.52% 交易性金融资产 0 0% 7,076,381.69 5.07% -100.00% 存货 51,894,181.56 34.80% 41,738,969.00 29.89% 24.33% 固定资产 29,722,200.74 19.93% 31,225,065.44 22.36% -4.81%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2,485,992.43 1.67% 2,521,848.09 1.81% -1.42% 商誉 短期借款 14,906,096.53 10% 6,507,096.53 4.66% 129.07% 长期借款 应付账款 12,523,259.77 8.40% 13,283,073.35 9.51% -5.72% 其他应付款 13,830,031.00 9.27% 24,232,615.06 17.36% -42.93%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本期期末余额为21,998,789.11元,较上年期末8,251,579.63元,绝对值增加了13,747,209.48元,增幅为166.60%;原因是本期加强结算资金管理,同时增加的银行短期借款所致。2、本期应收账款19,206,800.20元,较上年期末27,252,682.44元,绝对值减少了8,045,882.24元,降幅为29.52%,公司加强了结算资金的管理,制定更多的现金回款政策,从而减少了结算资金占用所致。3、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余额为0元,较上年期末7,076,381.69元,降幅为100%,因本期赎回了上年期末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所致。 4、存货本期51,894,181.56元,较上年期末41,738,969.00元,绝对值增加10,155,212.56元,增幅为24.33%,原因是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涨幅达到22%所致。 5、本期固定资产29,722,200.74元,较上年期末31,225,065.44元,绝对值减少1,502,864.70元,降幅为4.81%,主要是2024年1-6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致使固定资产净值较上年期末减少。 6、本期短期借款14,906,096.53元,较上年期末6,507,096.53元,绝对值增加8,399,000.00元。增幅为129.07%,为保证公司流动资金充裕增加了银行短期借款。 7、本期应付账款12,523,259.77元,较上年期末13,283,073.35元,绝对值减少759,813.58元,降幅为5.72%,主要是公司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压缩原材料采购数量,致使整体上应付账款的减少。 8、本期其他应付账款13,830,031.00元,较上年期末24,232,615.06元,绝对值减少了10,402,584.06元,降幅为42.93%,原因为归还了部分关联方资金拆借款。 (二) 经营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本期 上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