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忠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22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构如下:

              股东                    年末余额(元)                年末比例(%)

  株式会社东忠                                    116,532,000.00              89.64

  杭州东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300,000.00              1.00

  其他投资者                                      12,168,000.00              9.36

              合计                              130,000,000.00              100.00

    (三)经营范围

  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服务:成年人的非证书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成年人的非文化教育培训(涉及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物业管理。(国家禁止和限制的除外,凡涉及许可证制度的凭证经营)

    (四)业务性质及主要经营活动

  公司的业务性质及主要经营活动为软件外包、人才培训、IT 服务。

    (五)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本财务报告已于 2024 年 8 月 22 日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报出。

    (六)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本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计 20 家。其中二级子公司 6 家,三级子
公司 11 家,四级子公司 3 家,详见本附注“七、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解释及其他有关规定(统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二)持续经营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

  本公司不存在导致对报告期末起 12 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三、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的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状况及 2024 年 1 至 6 月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

  (二) 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每年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

  (三) 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一年 12 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并以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五)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公司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为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而发行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六)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本公司将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子公司及特殊目的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编制,合并时对合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内部交易和往来业务进行抵销。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在对纳入合并范围的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加总的基础上,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通过编制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予以抵销,然后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项目要求合并个别财务报表的各项目的数据编制。

  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遵循重要性原则,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交易及权益性投资项目予以抵销。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及净利润项下单独列示。少数股东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股东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八) 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折算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

  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除属于与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报表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处置境外经营时,将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

  经营的,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九) 金融工具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3)不属于上述(1)或(2)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上述(1)并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计量方法和终止确认条件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和初始计量方法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但是,公司初始确认的应收账款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公司不考虑未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所定义的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2)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获得的股利(属于投资成本收回部分的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该金融资产属于套期关系的一部分。

  (3)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方法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此类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对于此类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除非该处理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此类金融负债产生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费用、除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该金融负债属于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规定进行计量。

  3)不属于上述 1)或 2)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上述 1)并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之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A.按照金融工具的减值规定确定的损失准备金额;B.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相关规定所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

  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负债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终止确认金融资产:

  ①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已终止;

  ②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2)当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时,相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3.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公司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①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