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汇科技: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22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摊余成本计量。

  5、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列报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没有相互抵消。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以相互抵消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本公司具有抵消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力,且该种法定权力是当前可执行的;

  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转移及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将被终止确认:

  (1) 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 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本公司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3) 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是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金融资产转移整体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本公司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

  金融负债 (或其一部分) 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本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 (或该部分金融负
债) 。

  7、金融资产的减值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下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


  本公司持有的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不适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衍生金融资产。

  (1)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本公司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 12 个月内 (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 12
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对于应收账款,本公司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本公司基于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使用准备矩阵计算上述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相关历史经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应收对象的特定因素、以及对当前状况和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评估进行调整。

  除应收账款外,本公司对满足下列情形的金融工具按照相当于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对其他金融工具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①该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或②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1)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应收对象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本公司考虑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本公司考虑的信息包括:①债务人未能按合同到期日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②已发生的或预期的金融工具的外部或内部信用评级(如有) 的严重恶化;③已发生的或预期的债务人经营成果的严重恶化;④现存的或预期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变化,并将对债务人对本公司的还款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金融工具的性质,本公司以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以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进行评估时,本公司可基于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

  (2)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信用减值。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①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②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③本公司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④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⑤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3)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的列报

  为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抵减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4)核销

  如果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则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本公司确定债务人没有资产或收入来源可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将被减记的金额。但是,按照本公司收回到期款项的程序,被减记的金融资产仍可能受到执行活动的影响。


  已减记的金融资产以后又收回的,作为减值损失的转回计入收回当期的损益。

  8、权益工具

  本公司发行权益工具收到的对价扣除交易费用后,计入股东权益。回购本公司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和交易费用,减少股东权益。

    (八) 应收账款

  本公司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且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应收账款在组合基础上采用减值矩阵确定信用损失。本公司以共同风险特征为依据,按照客户类别等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账款分为不同组别。应收账款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如下:

                项目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 1(信用风险极低金融资产组合)    应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款项

 组合 2(关联方组合)                  应收无明显减值迹象的关联方款项

 组合 3(账龄组合)                    除单独评估信用风险、组合 1 和组合 2 之外的应收款项

  作为本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本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账龄为基础来评估各类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如下:

                  账  龄                                  预期平均损失率

                  1 年以内                                        2.00

                  1-2 年                                        4.00

                  2-3 年                                        10.00

                  3-4 年                                        50.00

                  4-5 年                                        80.00

                  5 年以上                                      100.00

  对于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账款、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账款等,本公司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款项并按照单项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九) 应收款项融资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自取得起期限在一年内(含一年)的部分,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自取得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其相关会计政策参见附注三、(七)1、2、3、7。


    (十) 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对其他应收款按历史经验数据和前瞻性信息,确定预期信用损失。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其他应收款、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其他应收款等,本公司将该其他应收款作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其他应收款并按照单项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其他性质的其他应收款,作为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组合,本公司基于历史实际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并考虑历史数据收集期间的经济状况、当前的经济状况与未来经济状况预测。其他应收款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组合类别及确定依据如下:

              项目类别                                预期信用损失确定依据

 组合 1(押金、保证金组合)            日常经常活动中应收取的各类押金、代垫款、质保金等应收款

                                        项。

 组合 2(信用风险极低金融资产组合)    应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款项

 组合 3(关联方组合)                  应收无明显减值迹象的关联方款项

 组合 4(账龄组合)                    除单独评估信用风险、组合 1、组合 2 和组合 3 之外的应收

                                        款项

  作为本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本公司利用其他应收款账龄为基础来评估各类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的信用风险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如下:

                    账  龄                                    预期平均损失率

                  1 年以内                                          2.00

                    1-2 年                                          4.00

                    2-3 年                                          10.00

                    3-4 年                                          50.00

                    4-5 年                                          80.00

                  5 年以上                                        100.00

    (十一)  存货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