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达保税: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28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少数股东权益部分,分类为金融负债。

  (七)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估值时,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以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以仅使用可观察市场数据的估值技术之外的其他方式确定的,公司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递延。初始确认后,公司根据某一因素在相应会计期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会计期间的利得或损失。

  (八)金融资产减值

  公司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等,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1.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公司在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的基础上,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计算合同应收的现金流量与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1)一般处理方法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分别进行计量。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公司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公司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如在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具有“投资级”以上外部信用评级的金融工具),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按照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2)简化处理方法

  对于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及与收入相关的应收票据,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考虑未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公司均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对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规范的租赁应收款,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的判断标准

  如果某项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显著高于在初始确认时确定的预计存续期内的违约概率,则表明该项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无论公司采用何种方式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如果合同付款逾期超过(含)30 日,则通常可以推定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公司以合理成本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证明即使逾期超过30日,信用风险仍未显著增加。

  除特殊情况外,公司采用未来12个月内发生的违约风险的变化作为整个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变化的合理估计,来确定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3.以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的组合方法和确定依据

  公司对于信用风险显著不同具备以下特征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租赁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单项评价信用风险。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

  当无法以合理成本评估单项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时,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科目名称              组合名称                                    计提方法

              组合1:银行承兑汇票组合      管理层评价该类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票据                                    对于划分为商业承兑汇票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
              组合2:商业承兑汇票组合      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
                                            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账款      组合1:非关联方风险组合      对于划分为非关联方客户组合的应收账款,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


  科目名称              组合名称                                    计提方法

                                            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逾

                                            期)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公司应自销售款项约定的客户付款日开始计算应收账款逾期账龄,

                                            每满12个月为1年,不足1年仍按1年计算。

              组合2:关联方客户组合        管理层评价该类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坏账准备

                                            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

              组合1:非关联方往来组合      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

 其他应收款                                  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组合2:关联方组合            管理层评价该类款项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不计提坏账准备

  公司将计提或转回的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公司在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的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十、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详见本附注三之六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2.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
投资成本:

  (1)通过以支付的现金、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或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公
司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按照投资各方在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
资成本,但投资合同或协议中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公司按照取得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
本。

  (3)通过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公司以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
税金等其他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4)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
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公司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
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
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公司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
投资成本。

  公司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股利单独核算,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公司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

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公司不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均按照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 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公司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 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公司在被投 资单位账面净损益的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后计算确定。但是,公司对无法合理确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 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较小的或是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取得被投资单位有关资料的,直接以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为基础计 算确认投资损益。公司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公司在确认由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时,对公司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全额予以确认。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也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处理: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则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公司仍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按照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公司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按照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金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4)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三)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1.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依据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某项安排的相关活动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合营企业,是公司仅对某项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合营方享有某项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相关债务的合营安排是共同经营,而不是合营企业。

  2.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依据

  重大影响,是指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公司能够对被投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