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易购:2024年半年度报告

2024年08月28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收押金保证金组合                    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

                                          算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账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

      龄组合            账龄            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其他应收款账龄与

                                          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

      合同资产——账龄  账龄            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

      组合                                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

                                          用损失

  2. 账龄组合的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账  龄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合同资产

                          预期信用损失率(%) 预期信用损失率(%) 预期信用损失率(%)

      1 年以内(含,下同)                1                  1                  1

      1-2 年                              5                  5                  5

      2-3 年                              10                10                10

      3-4 年                              30                30                30

      4-5 年                              50                50                50

      5 年以上                          100                100                100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的账龄自款项实际发生的月份起算。

  3. 按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的认定标准

  对信用风险与组合信用风险显著不同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公司按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十一) 存货

  1. 存货的分类

  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公司存货主要为苗木等消耗性生物资产。

  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采用个别计价法。

  3. 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的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4. 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
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十二) 固定资产

  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

  2.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类 别          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年限平均法        10            5            9.50

      运输设备          年限平均法        5              5            19.00

      电子设备及其他    年限平均法      3、5            0        33.33、20.00

  (十三) 借款费用

  1.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1) 当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2) 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
月,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3) 当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3. 借款费用资本化率以及资本化金额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包括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十四) 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生
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 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对其拥有或者控制;(2) 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3) 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予以确认。公司的生物资产为苗木、草花类资产,全部为消耗性生物资产。

  (十五) 无形资产

  1. 无形资产包括软件、专利权及非专利技术等,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按照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系统合理地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具体如下:

        项  目                                            摊销年限(年)

      软件                                                    10

  3. 研发支出的归集范围

  (1) 人员人工费用

  人员人工费用包括公司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研发人员同时服务于多个研究开发项目的,人工费用的确认依据公司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研究开发项目研发人员的工时记录,在不同研究开发项目间按比例分配。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外聘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的,公司根据研发人员在不同岗位的工时记录,将其实际发生的人员人工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

  (2) 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公司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1)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2)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3)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

  (3)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及在用建筑物,同时又用于非研发活动的,对该类仪器、设备、在用建筑物使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其实际发生的折旧费按实际工时和使用面积等因素,采用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支出进行归集,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4)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

  4.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十六) 部分长期资产减值

  对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若上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确认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十七)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已经支出,摊销期限在 1 年以上(不含 1 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
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八) 职工薪酬

  1.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2. 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 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1)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 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下列步骤:

  1) 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所属期间。同时,对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2)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