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冠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

2025年03月26日查看PDF原文
分享到:
    期末人数

              博士                                  2                    1

              硕士                                  12                    8

            本科以下                              186                  204

          研发人员合计                            200                  213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                      28%                  31%

(三)  专利情况

              项目                      本期数量            上期数量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                          276                  219

      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                        93                    52

(四)  研发项目情况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主要研发项目 7 项,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拟实现的目标                    进展情况

  1  高速全自动圆柱电  完成 32 以上规格高速全自动圆柱电池装配    已完成设计与开发

            池装配线                      线开发

                          研发智慧农业项目涉及的消毒机、屋顶清

  2  智慧农业设备开发  洗机、打药车、采摘车、打叶机器人、纸      已完成实际交付

                            盒成型机、水果包装线等设备的研发

  3    包膜终检设备          开发 46 系列包膜、终检设备          已完成实际交付

  4  弯曲电芯制片卷绕        开发弯曲电芯制片卷绕一体机        已完成设计与开发,在
            一体机                                                    客户处试用

  5  导针式铆接卷绕一        开发导针式铆接卷绕一体机            已完成实际交付

              体机

        半固态涂布、复

  6  合、封装、叠片一  开发固态涂布、复合、封装、叠片一体机      已完成实际交付

              体机


  7    模组、PACK 线设          开发模组、PACK 线设备          已完成技术验证,设计
            备开发                                                    与开发阶段

六、  对关键审计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这些 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我们不对这些事项单独 发表意见。

    (一)营业收入确认

    相关信息披露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三、26 及五、34。

    1、事项描述

    华冠科技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电子设备的销售收入。电子设备销售在取得客户出具 的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单时确认销售收入。2024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为 30,127.31 万元,较上年减少 24.83%。由于营业收入对华冠科技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影 响,是华冠科技的关键业绩指标之一,存在华冠科技管理层(以下简称“管理层”)为了 达到特定目标或期望而操纵营业收入的风险。因此,我们将营业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 事项。

    2、审计应对

    针对华冠科技的营业收入确认,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

    (1)了解了与营业收入确认相关的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的设计,测试并评价了与营 业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控制流程运行有效性。

    (2)取得了主要客户的销售合同,通过审阅主要销售合同及对管理层的访谈,识别 与产品控制权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与条件,评价营业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 计准则的规定;

    (3)选取样本,检查与营业收入确认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包括销售合同、验收单、 销售发票等,评价营业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华冠科技的会计政策。

    (4)执行分析程序,分析产品毛利率及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动情况,并与同行业进 行对比,评价其合理性;

    (5)选取样本,并对性质重要、金额重大的客户进行函证,对未回函项目实施了替 代程序。

    (6)对重要客户和新增客户进行了背景调查,核查销售的真实性和交易实质;

    (7)针对临近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记录的营业收入,选取样本,检查了相关的销售合 同、验收单、销售发票等支持性文件,评价营业收入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

    (8)选取样本,对客户收款情况进行核查,包括检查当年及期后回款是否来源于客 户、期后是否存在大额营业收入的冲回以及客户退款等情况。

    (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

    相关信息披露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三、9 及五、3。

    1、事项描述

    截至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华冠科技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 21,408.22
 万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1,480.27 万元,账面价值为 19,927.95 万元,占期末资

 产总额的 31.74%。华冠科技管理层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测试并 确认坏账准备。

    由于管理层在确定应收账款预计可收回金额并进行减值测试时需要运用重大会计估 计和判断,且影响金额重大,因此我们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2、审计应对

    针对华冠科技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我们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

    (1)了解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 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复核以前年度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的后续实际核销或转回情况,评价管 理层过往预测的准确性;

    (3)复核管理层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相关考虑和客观证据,评价管理层 是否恰当识别各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特征;

    (4)对于以单项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复核管理层对预期收取现金 流量的预测,评价在预测中使用的重大假设的适当性以及数据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 性,并与获取的外部证据进行核对;

    (5)对于以组合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评价管理层按信用风险特征 划分组合的合理性:评价管理层确定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的合理性,包括使用的重 大假设的适当性以及数据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测试管理层对坏账准备的计算是否 准确;

    (6)结合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评价管理层计提坏账准备是否适当;

    (7)检查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相关的信息是否已在财务报告中作出恰当列报。
七、  企业社会责任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努力经营、诚信履约、及时纳税,积极回报公司股东,保障公司职工收入和收 益。

    2、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政策,未出现违规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
八、  未来展望
是否自愿披露
□是 √否
九、  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重大风险事项名称                        重大风险事项简要描述

                                  公司现阶段主要从事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所属新能源自动化生产设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备行业的发展与下游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和固定资产投
                              资密切相关。新能源行业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支持发展
                              迅速,但仍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公司所属


                              行业及下游市场增长受宏观经济、经济运行周期、产
                              业政策、行业竞争、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
                              及其设备制造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但是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出现大幅度波
                              动,或者上述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发生显著变化,都
                              将对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
                              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应对措施:公司将及时跟进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
                              产业政策,汇聚相关信息,依据政策统筹安排公司调
                              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同时,公司不断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
                              政策风险的能力。

                                  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
                              力,公司需要不断投入新品研发、新技术创新,以应
                              对下游锂电池生产对工艺提升的要求。由于对未来市
                              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新技术产业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风险        化、新产品研发存在一定风险,公司可能面临新技
                              术、新产品研发失败或市场推广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风
                              险,从而对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逐步扩大技术人才储备,积极发
                              掘新技术和新产品,深入市场调研工作,确保技术领
                              先优势。

                                  直接材料成本是产品生产成本主要构成部分。公
                              司通过多年的经营,与主要供应商维持稳定的合作关
                       
分享到:

新三板行情

  • 三板做市
  • 三板成指
  • 领涨榜
  • 活跃榜
  • 自选股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成交额(万)